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
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,中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轮胎工业生产大国,已建成各种规格系列产品齐全的完整工业体系,并获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始创新特性的国际前沿技术成果。我国载重子午胎经过了高速、高载的考验,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;轿车子午胎已实现无内胎、宽断面、扁平化、高速化;紧跟国际潮流的安全、节能、环保轮胎也已稳步推向国际市场并获得认可。
据《2013-2017年 中国汽车轮胎再制造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显示,2011年,我国轮胎工业因受到全球经济减速影响,轮胎出口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,加上橡胶等原材料价格不稳定,成本难以控制等因素影响,生产经济运行十分艰难。但在行业企业共同努力下,全年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。截至2011年底,我国轮胎制造行业总资产为2933亿元,同比增长17.99%;全年规模以上轮胎制造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40亿元,同比增长30.40%;实现利润总额190.8亿元,同比增长19.57%。2011年我国轮胎产量(含各种外胎)达到8.321亿条,同比增长8.5%。
2012年1-6月,我国轮胎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2289.122亿元,同比增长17.32%;利润总额达到133.637亿元,同比增长59.81%。
我国已经是汽车大生产国和新车消费国,从消费来说,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,汽车消费仍还有较大增长空间。另一方面,我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基础建设投资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,工程机械消费也有较大增长空间。汽车消费和工程机械消费的增长会推动轮胎行业保持稳健增长趋势。前瞻网认为,“十二五”期间,轮胎需求仍会继续快速增长,中国轮胎行业发展前景乐观。
自2009年以来,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消费刺激措施,在这些刺激措施的影响下,汽车消费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,汽车消费的繁荣直接带动了轮胎销量的增长。
汽车销量的增加刺激了轮胎的销售,但整个轮胎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,这些因素主要来自于:市场需求的变化、橡胶成本的上涨、绿色轮胎的普及和出口环境的恶化。历史告诉大家,当全球经济处于动荡之中时,市场往往会受到各种突发因素的冲击,如:美国对华的轮胎特保案,因此,对于投资者而言,在变化中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。
2011年12月份,我国生产橡胶轮胎外胎7316万条,同比增长9.83%。数据显示:2011年1-12月,全国橡胶轮胎外胎的产量达8.32亿条,同比增长8.55%。其中,子午线轮胎外胎的产量为3.93亿条,占总产量的47.25%。
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,2011年1-12月,山东省橡胶轮胎外胎的产量达3亿条,同比增长3.12%,占全国总产量的36.60%。紧随其后的是江苏、浙江和安徽,分别占总产量的12.94%、11.63%和9.52%
2009年国内汽车消费井喷,按照轮胎使用规律,2012年开始这批车辆进入轮胎更换高峰。国内汽车保有量约1.04亿,按照平均3年更换一次轮胎估算,2012年轮胎替换需求约1.67亿条,较2011年增长19%左右。十二五期间,我国每年新增替换轮胎需求在2500万条左右。
2011年圣诞前夕,一则来自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(CAFC)的判决,从根本上确认了美国商务部(DOC)对中国出口企业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不合法。当地时间2011年12月19日,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就《GPX国际轮胎公司和河北兴茂轮胎有限公司诉美国政府案》做出判决:在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财政援助不能够被认为是补贴,反补贴法律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不适用。
产量及销售
2011年,我国轮胎工业因受到全球经济减速影响,轮胎出口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,加上橡胶等原材料价格不稳定,成本难以控制等因素影响,生产经济运行十分艰难,但在行业企业共同努力下,积极贯彻落实轮胎产业政策,全年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。2011年全国轮胎总产量4.56亿条,比2010年增长6.05%,其中子午胎产量3.98亿条,子午化率达87%。子午胎中,全钢胎产量9050万条,同比增长3.4%;半钢胎产量3.08亿条,同比增长6.9%。斜交胎产量5800万条,同比下降14.5%。分析45家重点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,产值同比增长20.8%,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.2%,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8.2%,库存同比上升35.3%,利润同比下降8.5%。
2011年世界橡胶消费总量为2590万t,2012年达到2720万t;2011年世界合成橡胶需求量增长5.5%,至1490万t,2012年会增长5.5%,至1570万t;2011年世界天然橡胶需求量增长2%,至1100万t,2012年会增长4.6%,至1150万t;2011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增长4.4%,至1090万t,2012年会增长5.1%,至1140万t。
橡胶市场乍暖还寒
2012年3月,受稳增长调控措施影响,全国橡胶消费需求触底回升,新增资源弱势增长态势不改,市场价格升降并存。
消费需求触底回升
进入2012年3月,全国汽车产销量触底回升,轮胎出口量大幅增长,推动轮胎等橡胶制品产量增加,整体橡胶需求回暖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显示,2012年1-3月全国汽车产量为506万辆,同比增速由下降转为持平,其中2月和3月的同比增速均出现较大幅度增长。市场需求的回暖推动了轮胎等橡胶制品产量逐月攀升。据统计,2012年3月全国轮胎产量为7476万条(含各种外胎,国家统计局口径),环比增长14.2%,已连续2个月环比大幅扬升。
2012年1-3月累计,轮胎产量19752万条,同比增长6。8%。从外部需求来看,2012年1-3月全国轮胎(含各种外胎,下同)出口量达到9476万条,同比增长7.6%,增速有所回升,其中3月份轮胎出口3795万条,环比增长58%。
发展重点
国家轮胎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促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,主要生产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。国内企业全钢子午胎成为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。轮胎产业发展的重点已由过去在"规模、数量、速度"上,转移到以"结构、质量、品牌、效益"为特点拉动产业经济的社会效益、理性发展轨道上来。重视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,在产品品牌、企业品牌、企业家品牌建设上取得了新的进展。严格工艺要求,提升产品质量,规范营销市场秩序,内销市场"不三包"轮胎的现象有所好转,外销轮胎开拓新兴市场取得了成效,出口轮胎保持适度增长。